張掖市市本級2022年取水口監測計量體系建設項目 |
[日期:2022-09-01] 瀏覽次數:569 |
工程概況: 張掖市地處黑河流域上中游,屬溫帶干旱氣候,年降水量僅100~250毫米,年蒸發量高達1400~2700毫米。境內可供開發利用的河流26條,均發源于祁連山北麓,年徑流量24.75億立方米,其中黑河干流15.8億立方米,梨園河2.37億立方米,其他沿山支流6.58億立方米。全市與地表水不重復的地下水資源量1.75億立方米,可利用水資源總量26.5億立方米。我市國控項目于2014年2月7日開始建設,2018年8月完成,共覆蓋取用水戶63個,監測點115個(一、二期重復監測點21個)。其中農業取水戶36個,監測點84個,涉及灌區31個,生活取用水戶8個,監控點9個,工業取用水戶9個,監控點17個。地表水規模以上取水口取水計量基本實現全覆蓋,為取水許可管理、計劃用水、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實施等提供了重要支撐,依托水價改革等項目實施,全市水資源管理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但還存在覆蓋面不全、準確度和在線率不高、信息平臺功能不完善、數據共享程度不足等問題。 建設內容: 按照《甘肅省取水口監測計量體系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3年)確定的建設任務,本次擬在山丹縣霍城灌區西溝水庫、東溝水庫、皇馬壩渠首、西山壩、西達達壩、三壩水庫、黃馬圈取水口修建(安裝)水量監測計量設施。 對甘州區、臨澤縣、山丹縣、肅南縣規模以上5714眼地下水取水井(年許可水量5萬立方米以上)取水在線監測數據全部接入張掖市水生態保護監控信息系統平臺。高臺縣、民樂縣待地下水監控平臺升級改造完成后, 將地下水取水量監測數據實時上傳至市級水生態保護監控信息系統平臺。 |
[返 回] |